关于开展2025年辽宁省“中学生英才计划” 工作的通知

本文发布于:2025-03-25 来源:辽宁省科学技术馆

各市科协、教育局,各有关高校、科研院所、中学: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实施‘中学生英才计划’”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辽宁省中小学生“科技助苗行动”实施方案》,促进我省科技创新后备人才成长,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与辽宁省教育厅决定组织开展2025年辽宁省“中学生英才计划”培养工作。具体通知如下。

一、培养计划

面向参与中学的高一、高二年级优秀在校生(综合成绩应在年级排名前15%),从中选拔一批品学兼优、学有余力且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中学生走进高校与科研院所,在基础学科领域知名教授的专业指导下,参加科学研究、学术研讨和科研实践,使中学生体验科研过程,激发科学兴趣,提高创新能力,树立科技报国志向。2025年辽宁省“中学生英才计划”工作计划培养英才学生88名,其中,培养全国“中学生英才计划”学员65名,省级后备人才培养23名。具体选拔程序按照全国“中学生英才计划”有关要求实施。

二、培养单位和参与中学

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与中学联合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常态化、制度化,为科技创新后备人才不断涌现和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为建设科技强国提供坚强人才保障。

(一)全国英才学员培养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针对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学科开展学生培养工作,每学科10人,培养英才学生共40人。

东北大学:针对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生物学科开展学生培养工作,每学科5人,培养英才学生共25人。

(二)省级后备人才培养单位

辽宁大学:针对物理学科开展学生培养工作,培养英才学生15人。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针对生物学科开展学生培养工作,培养英才学生8人。

(三)参与中学

2025年辽宁省“中学生英才计划”工作计划面向全省14个市25所重点示范高中开展学生遴选、培养,具体各市参与中学详见附件1。

三、组织实施

为了稳步推进2025年辽宁省“中学生英才计划”工作有序高效开展,确保人才选拔质量,辽宁省科协与辽宁省教育厅共同组建“中学生英才计划”省级管理办公室,设在辽宁省科学技术馆,承担本级日常管理工作。同时,配合全国管理办公室,跟踪参加培养学生的后续发展情况,全方位、全周期推动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

(一)确定英才导师

培养单位组织高水平科技工作者报名申请作为英才导师。经高校、省级管理办公室审核通过后认定为英才导师。2025年导师名单详见附件2。

(二)遴选学生

学生遴选流程为中学组织报名、省级管理办公室组织培养高校对报名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和创新潜质进行测试、培养高校组织专家团队进行面试、学生通过面试后进入培养环节。具体选拔时间安排后续另行通知。

(三)学生培养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使命驱动、兴趣导向和名师引领,鼓励学生体验真正的科研过程,形成研究报告,但不以做出课题成果为唯一目的。培养方式包括英才导师培养、中学培养和科技交流活动培养,学生培养周期为一年(2025年3月—12月)。培养周期结束后,可报名参加下一年度的培养。具体培养方式见附件3。

(四)学生评价

开展中期及年度培养成果评价工作。对本地区“中学生英才计划”工作机制、管理方法等进行梳理总结。

1.中期评价:7月前,省级管理办公室以学科为单位组织学生进行中期汇报,解答学生问题,明确下半年培养目标,协调解决培养中的问题。同时由导师团队结合学生日常培养情况对学生进行评估。不合格者退出培养,并上报全国项目管理办公室。

2.年度评价:年底前,学生完成培养,撰写课题报告和培养报告(包括读书报告、文献综述、实验记录、小论文等)、《成长日志》、英才导师评价等材料。省级管理办公室组织培养高校根据培养完成情况,从科学兴趣、学科基础知识、创新及科研潜质、综合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考察和评价,合格者授予结业证书。

四、有关要求

(一)做好落实与协作

各相关单位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意义,建立并优化分工明确、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制定具体的监督、总结、评估和宣传推广措施,抓好工作落实,共同推动培养工作深入实施,确保有序开展、取得实效。相关培养单位及参与中学职责详见附件4。

(二)做好前置培养

前置培养由省级管理办公室指导,培养单位和参与中学组织实施,一般在每年的9—11月份开展,对象为新高一、高二年级学生。前置培养内容包括让学生感悟科学家精神,了解我国科技创新成就,阅读英才导师推荐的参考文献和书目,学习有关实验操作、文献检索、数据分析、撰写研究计划及科研报告等科研技能,学习人际交往、团队协作等综合发展知识。前置培养效果作为学生选拔的重要参考。

(三)做好跟踪服务

各参与单位要高度重视英才学生跟踪与服务工作,将其纳入“中学生英才计划”全年工作计划,加强对往届学生的联系与跟踪,做好有关服务,并在全国管理办公室建立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填报信息。省级管理办公室要联合中学、培养高校组织往届英才学生参加相关活动,发现和培养学生跟踪的骨干力量,做好到就学就业英才学生的联系和指导服务工作。培养高校要做好对升入本校的英才学生特别是进入“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英才学生的跟踪,并提供针对性科研支持。

(四)做好工作总结

每年度结束后,省级管理办公室、培养单位、参与中学对全年工作进行全面评估,重点分析学生培养成效、资源整合情况、存在问题及改进方向,形成年度总结报告。并及时挖掘、整理在培养模式中的优秀做法和优秀导师、学员等方面的典型案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五、联系方式

(一)大连理工大学教务处

联 系 人:吴  迪    

联系电话:0411-84708593

(二)东北大学创新创业学院

联 系 人:朱翠兰    

联系电话:024-83672206

(三)辽宁大学物理学院

联 系 人:陶  然    

联系电话:024-62202306

(四)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联 系 人:孙  雨    

联系电话:024-83970310

(五)辽宁省科学技术馆

联 系 人:丁  斐  齐笑萱  

联系电话:024-23785471  024-23785571

 

附件:

1.2025年辽宁省“中学生英才计划”及省级培养项目参与中学名单

2.2025年辽宁省“中学生英才计划”导师名单

3.2025年辽宁省“中学生英才计划”学生培养方式

4.培养单位及参与中学职责

下载:《通知》盖章版pdf

 

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

辽宁省教育厅

2025年3月24日

文章主题词: 2025年 辽宁省 中学生英才计划 通知
(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咨询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