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科技馆2025年国庆中秋主题系列活动圆满落幕!

本文发布于:2025-10-10 来源:辽宁省科学技术馆

2025年10月1日至8日,辽宁省科技馆以“礼赞盛世庆双节,探享科技乐无限”为主题,将科学普及、家国情怀与节日氛围深度融合。十一假期八天,馆内人气持续高涨,累计接待观众量达235917人次。其中省外观众占比50%,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位列前三;沈阳市外观众占比达90%。全国各地的观众共赴辽宁省科技馆,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科技魅力、传承传统文化。

科技致敬家国 红色氛围燃动双节

10月1日上午9时,辽宁省科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升国旗仪式在省科技馆隆重举行。省科协机关代表、省科技馆职工代表及观众代表共计8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时刻。

升旗仪式后,国庆主题快闪惊艳亮相。现场演员与观众自发参与,嘹亮的歌声、昂扬的舞姿交织,将爱国氛围推向高潮。

科技点亮传统 非遗与创新碰撞火花

“中秋灯谜会”设置“传统灯谜+科技解码”双轨互动区,观众既需破解蕴含非遗文化的灯谜,又要运用科学知识解答科技谜题,猜中者还可领取兼具纪念意义与科技感的中秋限定礼品。

“创意纸藤花灯工坊”内,专业指导老师带领观众从结构力学、光影科学知识入手,亲手完成骨架搭建、编织缠绕、灯串装饰,一盏盏兼具传统韵味与现代美感的纸藤花灯在指尖诞生,让“科技+非遗”走进生活。

“指尖月光·月饼制作”活动更显温馨,二楼工作室里,观众在了解“嫦娥奔月”神话与月饼团圆寓意后,从和面、包馅到压模、烘烤全程体验,软糯的月饼承载着科技与文化的双重温度,成为这个中秋最特别的“团圆味”。

科技潮玩智创 沉浸式体验解锁科学乐趣

特色教育活动以“互动性、探索性”为核心,打造多元科技体验场景,成为亲子家庭与青少年的“科学乐园”,互动体验区前每日排起长队。

多模态AI人机对话平台实现“秒级响应”,观众体验智能语义解析、训练专属语音助手,感受人工智能的前沿魅力;操控柔性机械臂完成抓取、分拣任务,分组挑战中,青少年们在探索“神经-机械协同”奥秘的同时,深化对智能制造的认知。

“大国重器科技探秘”寻宝打卡行动同样人气爆棚。参与者手持科技寻宝手册,在展厅内探寻“辽宁舰”“蛟龙号”“远瑞洋号”等展品的科技奥秘,完成观察记录、互动体验与印章认证。不少家长表示,“让孩子通过寻宝了解大国重器,比课本更生动,为国家科技实力自豪!”

创客市集融合数学、生物、物理等主题,专业人员引导不同年龄段观众动手实践;儿童科学乐园的“亲子嘉年华”以“讲解+互动”模式,让家长与孩子在协作中传递科学兴趣,综合素质在欢声笑语中提升。

2025年国际精神卫生日来临之际,精心策划心理健康科普活动,传递心理健康知识,助力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素养。活动内容轻松愉快且不失实用,图文展、迷宫游戏让观众轻松学习心理知识,专业医师与心理治疗师现场提供咨询服务,为双节假期画上“温暖句号”。

科技日常浸润 常态活动传递科普温度

8天假期里,常态教育活动持续输出科普力量,让科技浸润每一位观众。西大厅主舞台的炫酷科学实验表演每日准时开演,密度实验、高分子剧场、塑料袋火箭、“火炎焱”等6个实验交替呈现,奇妙的科学现象引发观众阵阵惊呼,孩子们在台下追问实验原理,科学好奇心被充分点燃。

科学工作室的“思政亲子行·小班科学课”融合“思政+科普”,《天上的星星会说话——中国人造卫星的发展》《从屈原〈天问〉到“问天”——古人的宇宙观》等五大主题课程,带领观众穿越时空感受科技与人文的交融;匠心课堂科学课聚焦数学、物理、化学等核心学科,通过项目制学习培养跨学科应用能力。

十一主题讲解服务中,红领巾讲解员生动讲述辽宁省科技创新成果与科学家精神故事,辅导员依托特色展项开展互动讲解,让爱国教育与科学普及润物无声。

“润泽湿地,循环共生”科普展通过“湿地生态与全球碳汇的奥秘”“科技赋能湿地保护与智慧监测”“循环经济与资源再生实践”“绿色生活与个人行动指南”四大主题,呼吁公众践行生态保护。

文章主题词: 辽宁省科技馆 2025年 国庆中秋 主题系列活动 圆满落幕
(作者:)
评论(0)